迭部流落红军战士子女向腊子口战役纪念馆捐赠革命文物
县委党史办在全县走访老红军和征集文物活动中发现旺藏镇旺藏村已故老红军赵云彪家中保存着长征时期的遗留物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纸币。掌握这一情况后,腊子口战役纪念馆馆长何惠民邀党史办主任王建国一同带领我馆史料征集研究室和宣教科人员多次前往老红军赵云彪家中走访了解详细情况。
在何惠民馆长的多次拜访和诚挚期盼下,征集到老红军赵云彪生前留下的遗留物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纸币,老红军赵云彪之女达吉草将纸币无偿捐赠给腊子口战役纪念馆。赵云彪的女儿说:将父亲的珍贵遗物捐赠出来,是希望更多的后人能够了解那段历史,能够学习革命先辈的精神,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何惠民馆长多次拜访慰问老红军赵云彪妻子九木草老人
随后,何惠民馆长向达吉草颁发了收藏证书,并对达吉草的无私捐赠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史料征集研究室人员询问和详细记录了遗物的流传经历,为下一步组织鉴定工作做好准备。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纸币简介
纸币面额为伍角,长约9.8厘米,宽约6.9厘米。纸币正面为深紫色版,四周饰有不规则花边,上方花形图案中各横印着“伍”字,下方花形图案中各印着“角”字。正上端从右至左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字样,其左右各饰有五角星图案,左上端从左至右横印着“F331076”编号,正下端竖印“贰张兑换银币壹圆”字样。
背面为褐色版,四周饰有褐色花纹,上方两角花形图案中各印着“伍”字,下方两角形图案中各斜印着“角”字。正上端从右至左横印着“国家银行”四字,正下端花边里从左至右横印有“一九三三年”,正中图案为不规则的花卉图案。
老红军赵云彪生平简介
1986年6月,一位令人钦佩的流落红军,在他的第二故乡迭部县旺藏村与世长辞了,他叫赵云彪,男,藏名叫“乔加”是汉语“起家”的译音。
赵云彪于1918年5月出生在云南省会泽县金钟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2年10月参红军,在红三军团彭绍辉师长的指挥下,继续长征北上。由于他作战勇敢,屡打胜仗,很快就担任了先锋连的排长。
1935年5月,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省小金县达维会师后,赵云彪所在部队被编入红四方面军三十二军,他任先锋连代理连长。过草地后,1935年12月他在川西北求吉寺(乡)与国民党堵截部队作战中,不幸负伤昏厥,苏醒后迷路掉队。
红军走后,赵云彪咬紧牙关,步履艰难地追赶红军大部队,流落到麻牙乡然尕沟的尼巴村。后被当地宗官送到崔古仓村,和其他收容的流落红军起,为杨土司修粮仓。从此他在旺藏村成家立业,苦渡生涯,遥盼红日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他为“盼红日”。
解放后,当赵云彪闻知是共产党得了天下,县上来的解放军正是当年的红军时,高兴得热泪盈眶,彻夜难眠。第二天,他跑到区上,向工作组汇报了自己的艰辛经历,并要求参加革命工作,受到区工作组负责人的热情接待和鼓励。于是他奉命回到自己住的旺藏村,挨家挨户地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发动藏族农户,走互助合作化道路。他带头组织贫苦藏族群众成立互助组,兴办初级社,1958 年他担任旺藏乡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
在1958年的甘南平叛反封建斗争中,赵云彪为解放军剿匪部队带路,当翻译,足迹遍及四川省若尔盖和迭部地区的山山水水。由于赵云彪熟悉地形,又了解当地的民俗和乡情,既能吃苦,也会打仗,更善于做受蒙蔽群众的思想和争取叛匪家属的转化工作,对部队彻底清剿迭山地区的叛匪,起到很大作用,因此他多次受到部队首长的嘉奖和表彰,并于1958年7月光荣入党。
1962年剿匪部队撤离后,赵云彪被分配到迭部县法院当翻译。1963 年调旺藏乡政府做基层群众工作。他曾任甘南州政协第七届委员,直到 1986年6月去世,享年70岁。赵云彪用毕生精力和追求树立了一位共产党人奋斗不息、永葆革命本色的光辉形象。
中华苏维埃纸币,是一份极其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是当时的流通货币。看到这张残旧发黄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旧钞票,我们仿佛又看到了 80多年前红军战士翻雪山、过草地,衣衫褴褛、饥寒交迫艰难场景!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团结奋斗的场景,再现了开明土司冒着危险巧妙的暗中支持红军、让道济粮、收留伤员的壮举,仿佛看到红军在艰难岁月中千方百计转移、为革命取得胜利而艰苦抗战的身影。